雷暴進入高發期 科學防雷至關重要
4月6至8日,云南省西雙版納連續出現雷暴天氣。與西雙版納一樣,進入4月后,全國大部分地區雷暴天氣開始多發。氣象部門提醒:雷暴已進入高發期,雷電猛于虎,務必做好防雷減災工作,警惕雷電造成危害。
雷電災害造成兩大災害:一是財產損失,二是人員傷亡。據西雙版納州防雷中心研究表明,雷擊造成的財產損失 80%在城市,而人員傷亡90%以上在農村。其原因是城市防雷抓的很緊,雷電監測、防雷檢測和技術服務大都在城市進行,農村避雷設施奇缺,更談不上檢測和技術服務。防雷減災知識的宣傳普及也大都在城市進行,因為人口集中,便于操作,而農村地廣人稀,難以集中宣傳,受眾對象相對較少,從而成了防雷工作的薄弱環節。
研究還發現導致雷擊傷亡事件的主要原因有:農民缺乏防雷意識和必要的防雷常識;野外作業無雷電防護措施;民房防雷設施奇缺;布局在村落的低壓電線、變壓器及各戶進出電線均未安裝避雷裝置,發生雷電時的感應電壓沿著電線傳輸到村民家中,從而導致農村雷擊災害頻繁發生。
當前,我國大部分地區已進入雷暴高發期,依法防雷,科學防雷至關重要。
首先要轉變觀念。氣象部門要依法履行防雷的政府職能,要從政府的角度考慮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,維護老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。要建立以政府為主導、氣象防雷機構以及社會有關部門組成的防雷減災體系,加強防雷安全工作。
第二要加強防雷安全網的建設,特別是雷電高發區域,需要全面查補防雷設施的安裝漏洞。各相關部門要通力配合,特別是要重點做好農村易遭雷擊部位的防雷設施建設。近年來,西雙版納已先后為30余個雷災嚴重村寨建設了防雷工程,消除了長期存在的雷擊隱患,使廣大農民有了一個安全的環境。
第三要加大防雷宣傳和教育普及工作,特別是要以“進村入戶”為目標,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,面向農村、農民深入宣傳防雷減災知識,讓群眾掌握防雷知識和科學的防雷方法,提高防雷減災意識,增強避險、自救、互救的能力。
第四要加快建設防雷預警服務體系,重點要完善閃電定位儀、大氣電場儀、新一代雷達、氣象衛星的雷電監測網,并加強開發研究及應用,提高雷電預警預報能力。
與此同時,需要各級政府和全社會的廣泛支持和參與,特別是縣、鄉、村級政府,要形成一級抓一級,層層抓落實的防雷減災工作長效機制,讓防雷減災公共服務惠及廣大人民群眾。只有全社會的防雷意識加強了,防雷減災工作才會更有成效。